同志们: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我们选择今天召开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就是要号召全社会尊师重教,共同推动我省教育事业高质 量发展。长期以来,我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学生成长成才、为全省教育事业发展、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刚才,刘捷同志宣读了贻琴书记的重要批示。贻琴书记在批示中代表省委、省政府表达了教师节的祝福、提出了殷切期望,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在此,我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 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 一”重要讲话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教育工作的重 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新”主目标和“四化”主抓手,对整体提升我省教育水平进行部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深刻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要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教育事业发展特别关心、寄予厚望,每次对贵州工作作系统指示时都必讲教育。2011年在贵州调研时, 专程到贵州大学考察,勉励学子们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2014年参加全 国人大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扶贫先扶智,教育是最根本的一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其中一部分能 够上大学,一部分转入职业教育,能够一技在身,找一个工作, 这个家庭就有了希望。2015年到贵州视察时,考察了清镇职教城,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今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再次到贵州视察,要求我们 “要把教育作 为管长远的事抓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加强基础教育办学力度”。
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教育摆 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最长远的民生和挖掉穷根的治本之策,坚持 “穷省办大教育”,大力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连续8年压缩5%到6%的行政经费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先后实施四 项教育突破工程、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教育“9+3”计划、 中职 “百校大战”、“新两基”攻坚。率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 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 平,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贵州大学成为 部省合建高校,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教育保障硬仗、易地扶贫搬迁 安置点配套学校实现全覆盖。截至2020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毛 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 率分别达到90.3%、95%、90.7%、41.6%,分别较2010年提高了35.3、18、35.7、21.6个百分点。全省教育发展取得历史 性成就,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对这些成 绩,必须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纵向比我们进步很大,但 横向比差距仍然很大,全省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基础教育特别是城镇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高等教育发展滞后,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高、特色不足,有的与市场需求不相 适应;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质量尚待提高;文盲人口多、占比高。这些问题综合起来,集中体现在人均受教育程度不 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较低。2020年,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7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6年、排全国倒数第二位,甚至比十年前的全国平均水平还低0.33年。可以说, 教育仍然是制约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
古人讲,“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实践充分证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历史 上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教育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 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老百姓的强烈渴望,也是贵州发展的 必然选择,历届省委、省政府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很多领导同 志一直念兹在兹。当前,我省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迫切 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巩固拓展脱 贫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激发 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四新” “四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教育,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就业、更 高的收入、更美好的生活;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教育,进一步凝心聚力、强基铸魂,更好激发贵州赶超跨越的精气神。我们一定要站在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以对贵州人民高度 负责、对贵州发展高度负责、对贵州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 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牢扭住人均受教育年限低这个最 大短板,奋力推动教育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最近,省委、省政府印发了 《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 行动计划 (2021—2030年)》,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主攻方 向,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升、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升、 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高等教育突破 发展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提升、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七大工程”,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基 础教育发展指标迈入全国中等行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50%,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5年,力争到 2030年提高到11年左右,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各市县、各有关部门要对标对表、分解任务、细化措施、抓好落实。
下面,我重点强调六个问题。
一、着力扩大和优化基础教育资源供给
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 “十二五”以来,我省不断加大基础教育办学力度,基础教育成为全 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最大亮点。但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全省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配置不优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前教育 “入园难” “入园贵”问题 仍然是困扰很多家庭的操心事、烦心事。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参 差不齐,城镇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资源紧缺,农村公办幼儿园 资源不足且办园条件差,民办幼儿园亟待进一步规范。二是城镇 中小学 “大班额”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截至2020年底,全省中 小学共有4832个 “大班额”、超额4.25万人,高中 “大班额” 占比达14%。孩子们扎堆在一起上课,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还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一要科学谋划基础教育资源布局。只有把人口变化的趋势、 数量搞清楚,资源布局才能科学、配置才能精准。要在摸清基础 教育存量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判城乡建设、人口流动,特 别是国家实施三孩政策和当前我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3个 100万”可能带来的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把增量搞清楚,统筹规 划、调整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配置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
二要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加强公办和普惠性 民办幼儿园建设,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建幼儿园政策,幼儿园建 成后,优先办成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严格 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提高民办 幼儿园保教水平。因地制宜解决好农村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三要加快破解城镇中小学 “大班额”难题。大力补齐城乡中 小学教育资源短板,推动市、县两级政府驻地普通高中扩容,严 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建义务教育学校政策。深入实施强县中工程、 义务教育公办强校计划,持续提升中小学办学质量和水平。大力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学 习借鉴北京等地的做法经验,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真正让好校长、好教师合理流动起来。要加强趋势 性研判、前瞻性部署,既要消除存量“大班额”,也要坚决防止产生增量“大班额”,确保在2025年底前,全面消除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二、全力做大做强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 “金字塔尖”,是一个地区创新能力、 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省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教学水平、经费投入和办学活力等方面,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 距。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 4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8个百分点;每10万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占比仅10.95%, 排全国倒数第二;现有普通高等学校75所,在校生86.79万人, 远低于周边省份。高等教育存在规模小、发展滞后问题,严重制约贵州未来发展。要按照做强贵州大学、做大省属高校、做特市(州)高校的思路,全力以赴把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质量抓上去, 确保到2025年,全省新增高等教育学位15.4万个,总量突破 100万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一要着力实现高校 “一校一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下大力气推进花溪大学城建设,为全省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 础,但由于总体规划不科学、建设程序不规范,至今存在多校区 办学、功能不齐备、管理成本高、债务化解难、体制机制不顺畅等问题。省委、省政府决定按照 “一校一址”的原则,全面推进花溪大学城高校校区布局调整,这是提高全省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水平的重大举措,也十分有利于优化各相关高校的办学条件。 要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各相关高校新校区建设内容,全力盘活老 校区资产,加快化解原有债务,更好发挥高校资源集群效应,增加可容纳学生规模和学位供给。省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全力支持配合,扎实做好用地保障、“交钥匙”代建等工作。相关高校要深入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引导教职工和学生增强大局意识,确保布局调整顺利推进。
二要强化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建设管理。目前省市共建本科高 校占全省本科高校的近三分之一,要进一步加强这部分高校的建 设管理,做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 “十四五”时期,省级 财政每年每校安排3000万元用于支持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建设。 各市 (州)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按照省市共建、以市 (州)为主的原则,确保省里拨付的资金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全面落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制度,并逐步加大对共建高校的投 入,推动共建高校加快发展。三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紧紧围绕 “四 新”“四化”和三大战略行动发展需要,加快筹建一批定位精准、 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等院校,大力实施 “双一流”和 “双万计划”, 持续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立项建设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 位,扎实推进高校重大科研平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建设,积 极支持贵州大学建成全国 “百强名校”,有力促进一批高校、学 科和专业在全国争先进位、提高影响力。
三、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就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这些年来,全省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了中职 免费教育,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超过本科院校,3所高职院校入 选国家 “双高”计划, “十三五”期间全省职业院校培养输送技 术技能人才110万人,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 与发达省份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 要求相比,我省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发展水平不高、办学基础薄 弱、办学特色不突出、产教融合不深入等问题。我们要加快构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 保障机制改革,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 技术技能人才。
一要突出办学特色。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导向,围绕服务 “四新” “四化”,紧扣就业前景好、容量大的行业领域,积极推 动我省职业院校布局结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贵州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优质职业院校和 专业,让职业院校学生能学有所长、有好的就业机会。
二要优化办学方式。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鼓励行业龙 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牵头建立职教集团,推进实体化运作。鼓 励院校与社会资本合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打造一批 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省教 育厅牵头、省有关部门主动配合,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 案,进一步理顺省属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
三要畅通升学通道。统筹发展各级职业教育,充分发挥清镇 职教城集聚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深化职普融通,加快发展本科层 次职业教育,形成涵盖中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和研究生多个 层次相协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破职业教育学历 “天花板”,让职业院校学生有更多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四要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全社会 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真正让更多孩子和 家长认同职业教育,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就业观。
这里,我强调一下脱盲和技能提升的问题。当前,我省15 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共257.4万人,文盲率6.68%,比全国平均 水平高4个百分点,其中15至59周岁的有87万人,这是拉低 我省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要带着感情、带着责 任,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全力推进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 作,力争到2025年,全面解决15至59周岁这部分劳动力人员脱盲和技能提升的问题。
四、下大力建设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高 素质的教师队伍。“十三五”以来,我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 “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全省教师队伍数量稳步增加、素 质得到提升,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优 秀教师代表。但对照 “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省教 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一是总体数量有待充实。按照 国家对师生比的要求,全省教师还缺7.37万人,地区之间、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存在教师配备结构性失衡。二是整体水平有待 提升。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数量较少,截至2020年底,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为68.7%,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为60.76%,较全国平均水平低5.8、 15个百分点。三是教师管理有待加强。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学 术不端、侵害学生等问题偶有发生,严重损害全省教师队伍形 象。我们一定要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 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快解决好以上问题。
一要加快充实教师队伍。深入实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 到国家基本标准行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师生比核定教师编 制,盘点、收回沉淀在各级各单位的空编资源,优先用于支持发 展教育事业,确保2022年6月底前以县为单位实现省、市、县 全面达标。创新教师编制管理使用,抓紧建立教师编制使用周转池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加大统筹调剂力度,推进教职工编制跨 市、县调整,让闲置的编制资源 “活”起来。大力推进 “员额 制”教师、“县管校聘”等改革,最大程度缓解教师缺编压力。
二要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素质教师。启动实施 “百千万”计 划, “十四五”期间,重点培养100名全国知名教育家型教师、1000名名师名校长、10000名骨干教师。大力实施 “强师工程”, 深入推进“国培计划”“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农村优 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充分挖掘东西部教育协作潜力,大力实 施银龄教师讲学计划,力争引进更多名师、名校长,持续提升教 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要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 的第一标准,严格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引导广大教师争 做 “四有”好老师。完善教师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 伍日常监督管理,依法依纪严惩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做到 “零容 忍”,全力维护全省良好的教育生态。对个别 “害群之马”,必须 坚决清除、决不手软。
四要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确保 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 平。全面清理规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让教师潜心教书、静 心育人。大力宣传教师优秀事迹,讲好教书育人故事,在全社会 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事业上有成就感、生活上有幸 福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尊崇的职业!
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是激发教育生机活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招,必须坚持从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改起,从 老百姓最关心、最闹心的地方改起,精准把握好改革的时、度、 效,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当前,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要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事关 考生前途,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社会公平正义,政策性强、关注 度高。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 《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 案》,已通过教育部备案。各地要深刻认识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 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细之又细抓好各项工作。要做好政策宣传 解读。实施方案公布后,要迅速组织专家进行权威解读,广泛宣 传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同时, 密切关注、妥善处置网络舆情,坚决避免引起炒作。要深入开展 专题培训。重点培训教育部门干部职工、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 帮助他们尽快吃透改革政策措施和新课程、新教材标准要求,更 好推动改革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要严格按程序推进改革。精准把 握实施方案关于教学、考试、招生、录取和管理等方面的部署要 求,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二要扎实推进 “双减”工作。当前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 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学生整天埋头做作业或疲于参加各类培训,校外培训乱象丛生,超 纲超标培训问题突出,影响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中办、国办专门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 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们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强化学校 教育主阵地作用,把学生和家长从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 担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压 减作业总量。提高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质量,让小学生在校内基 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严禁给家 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要做好 校内课后服务。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增 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要予以适当补贴 或绩效奖励。要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审批义务教育 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重新登记 为非营利性机构。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依法依规严 肃查处校外培训机构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行 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要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 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教育厅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
三要坚持不懈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引领教育发展方 向。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破 除 “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 疾。要改革对学校的评价。坚决纠正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持续整治学校违规争抢生源和宣传炒作 “高考状元” “高考升学 率”等行为,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要改革 对教师的评价。坚决改变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现象,把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实绩和人才培养情况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工 作考评的重要内容,推动绩效工资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 出的教师倾斜。要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 标签的做法,健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是百年大计。全省各地各部门都要以 “功成不必在我” 的精神境界和 “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全力推动整体提升 教育水平攻坚行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健全党 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各 级党政主要领导要真正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放在心上、抓在手 上、落实在行动上,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定期听取 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教育优先 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履职尽 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扎实抓好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编办、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人社、公安、科技、市场监 管、体育等部门,以及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各司其职、各 尽其能,全心全意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实打实配合教育部门 解决实际问题,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二要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着眼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 略性投资。现在各级财政都比较吃紧,偿债压力也比较大,我一再强调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但是在教育投入上不能吝啬,不仅 要保证支出,而且要稳定增长。“十四五”期间,省里将拿出25 亿元补助各地解决 “大班额”问题,新增6亿元支持各地补齐基 础教育短板,筹资80亿元用于花溪大学城布局调整及有关省属 高校续建。各地也要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千方百计落实好教 育经费投入 “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提高项目资金到位率、项目 支出预算执行率,完善生均财政拨款稳定增长机制,为教育高质 量发展做好资金保障。要厉行勤俭节约,切实加强经费使用管理 和绩效评价,严禁超标准建设豪华学校,搞 “形象工程” “政绩 工程”。去年,我省个别地方暴露出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挤占挪 用教育经费等问题,今后谁胆敢再动这样的心思,省里一定顶格 处理、绝不姑息!
三要防范化解风险。教育工作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社 会关注度高,要做好 《攻坚行动计划》的宣传引导,压紧压实风 险防控责任,加强风险评估,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要坚持把 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按照 “外防输入、内严管控” 的要求,全面做好进出校园、教室、食堂、宿舍等重点环节和重 点场所防控。要完善联防联控机制,严格细化落实责任,持续深 入开展防溺水、食品安全、校园欺凌、火灾隐患和周边环境等专 项整治,确保校园真正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同志们,教育兴则贵州兴,教育强则贵州强。整体提升贵州 教育水平,让贵州孩子拥有更多 “人生出彩的机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更 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省委的 部署要求,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扎实抓好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 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